从四五月份 AI 音乐蛮荒时代,平台还没有太多的限制措施,AI 音乐可以当作原创音乐进行使用,直接上传到平台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直到七月份,大量的 AI歌曲对平台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平台开始打击、限制 AI 歌曲的上传,但是通过转换格式与制作音乐分轨,AI歌曲还是可以正常上传到平台,直到八九月份……
腾讯率先发力,所有被检测出来的 AI 歌曲,都无法签约,只能通过审核。(不签约没有版权收益,等于你把自己的歌放在平台上让其他人白嫖)
紧接着是抖音(汽水)音乐,严格限制 AI 歌曲的上传,客服公开声明不会接受任何 AI 的歌曲,对于 AI 歌曲的检测达到了变态的程度,即使专业的音乐人使用 AI 歌曲去上传也很难通过审核。
接下来是网易,网易不仅认证变严格,上传歌曲后还会进行二次检测,今天上传,第二天就把低质量的歌曲下架
但是高质量的 AI歌曲还是能在三个平台畅通无阻,所以一首歌的价格,从四五月份的 2~3 块钱,一路暴涨到二十多块钱,现在慢慢的跌倒了十几块钱。(直接生成的、不经人工筛选的歌曲很难通过了,AI 直接生成的十首大概只能通过两三首)
从这平台的发展我们也能看出,平台对于 AI 音乐其实是允许上传的,网易的 suno 音乐专区、腾讯的 AI 作词作曲、抖音自己开发了一个 AI 音乐生成,三家平台都对于 AI 音乐有一定的开发,未来的大方向肯定是支持 AI 音乐的。
但是平台不喜欢直接将 AI 生成的结果直接输出到平台,低质量的 AI 歌曲已经被平台淘汰了,接下来平台还会对AI 音乐进行大范围的限制,确保只有优质的 AI 歌曲能上传到平台。
搞钱的门槛其实没想象中高
那些觉得AI音乐已死的人肯定没摸透平台的底线,审核机制升级反而把业余玩家筛出去了,专业点的操作空间其实更大,毕竟平台自己都在搞AI创作工具,总不能砸自家饭碗;现在单首报价15-20元是常态,熟练工两小时能出五首歌,算算时薪比送外卖强多了,关键看你懂不懂怎么把机械生成的玩意儿加工成带人味儿的作品。
别让AI裸奔上传的笨办法
直接拿Suno生成的MP3往平台甩就是找死,得学会拆解音轨重新编曲,人声干声单独拎出来用iZotope修呼吸声,鼓点过重就压低频段EQ,最简单的土法子是用Audacity加个环境噪音层伪装现场录制;歌词不能太机械韵脚,把AI写的"璀璨星河永恒爱恋"改成"巷口路灯照着你侧脸",这种细节决定生死,网易云二次检测专抓用词规整的机器人。
音乐人认证的野路子实操
腾讯音乐人现在要传手持身份证照片,但可以用PS把背景p成录音棚窗帘布,客服视频验证时镜头只怼着脸和麦架;汽水音乐卡得最死,建议先用翻唱冷门日语歌过初审,两周后再替换成AI原创曲;有个邪道玩法是注册独立音乐厂牌,用企业认证通道过审率飙升,花五百块找代记账公司就能搞定营业执照。
接单渠道藏在付费社群
QQ搜"音乐众包"群满员速度比演唱会抢票还快,中介抽三成但稳定派单,自己接私单容易被跑账;小红书养号有讲究,歌单截图带工作台水印能引流,文案写"帮大学生做毕业专辑"比直接提AI更安全;真正暴利的是抖音直播教学,用OBS虚拟摄像头假装实时生成音乐,298的课一晚上能卖四十单。
日刷二十五单的流水线战法
电脑开三个虚拟机同时跑不同AI工具,Suno做旋律/UVR扒人声/FL Studio微调,形成流水线作业;建个Excel跟踪每首歌的过审状态,被拒三次立刻回炉改BPM;客户给的歌词模板存云端题库,遇到"古风言情"直接调用旧参数改几个音符,这种标准化生产才能保证每天二十五单的吞吐量。
赌明年会开放API接口
内部消息说腾讯音乐正在内测AI作品标记系统,可能学Beatport搞认证标签,提前囤积高质量曲库的能吃到红利;现在入局要盯着海外分销,TuneCore上传AI专辑成本不到百元,Spotify结算按地区流量分成,泰国菲律宾用户特爱洗脑电音,某工作室靠东南亚流量月躺赚两万刀,这可比跟国内平台斗智斗勇舒服多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