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a Buy之POP流量课,带你开启海外Media Buy淘金之路
我经常会收到这样的提问:
不是说Pop流量质量很差吗?
Pop不是EMU刷量用的吗?
跑Pop流量需要什么技能?
完全零基础,可以从Pop入行Mediabuy吗?
今天这个课程带大家这零基础学习
课程内容:
第1集 课程介绍.mp4
第2集 选择联盟和offer.mp4
第3集 注册流量平台.mp4
第4集 注册追踪器.mp4
第5集 追踪配置.mp4
第6集 投放广告.mp4
第7集 分析广告.mp4更新
第8集 优化广告.mp4
第9集 收款问题.mp4
那些关于POP流量的误解太深了
很多人听到弹窗广告就摇头觉得根本没法盈利,这种想法其实忽略了全球不同地区用户行为的巨大差异,东南亚某些国家的移动用户对全屏广告的接受度远超你的想象,他们甚至会把突然跳出来的促销页面当作正常浏览流程的一部分,这种文化差异造成的认知错位恰恰藏着机会。
新手入门的黄金跳板在这里
当你打开PropellerAds的后台看到0.0005美元的CPM报价时可能会倒吸一口凉气,这么便宜的价格意味着测试成本被压缩到难以想象的程度,三五十美元就能覆盖十几个GEO的初期探索,这种试错成本在Facebook或者Google的生态里连个水花都溅不起来,特别适合口袋里没多少预算的新手玩家慢慢摸索感觉。
追踪器的设置过程在第五集课程里演示得特别细致,从安装服务器环境到配置Postback的每个按钮位置都做了高亮标注,哪怕你连VPS是什么东西都没听说过也能跟着操作下来,这种保姆级教程对完全没技术背景的人简直救命稻草。
优化环节藏着魔鬼细节
第七集分析广告数据的时候会重点讲怎么识别刷量bot,有些流量源特定地区的凌晨时段机器人活动特别猖獗,点击率突然飙升到15%以上就要立刻拉响警报,这时候在Voluum里设置自动规则屏蔽凌晨三点到六点的流量往往能省下大笔冤枉钱。
收款环节的坑比想象中多得多,第九集专门讲了怎么解决PayPal风控拦截联盟付款的问题,有些二线联盟喜欢用香港的空壳公司转账导致触发审核机制,这种情况提前在Wirebank开个美元账户能避免不少麻烦事,毕竟谁都不想辛苦赚的佣金卡在支付环节动弹不得。
选offer的眼光需要长期训练,第二集展示的案例里有个巴西减肥产品在Pop流量跑出200% ROI的经历就很说明问题,当时市场上主流都在推金融单子没人注意到那个冷门健康offer的LP加载速度比其他竞品快1.7秒,这个小细节在网速普遍较差的南美地区直接决定了转化成败。
流量平台的竞价策略调整是个动态过程,第八集用三个真实账户演示了如何根据时段波动调整bid价格,早高峰通勤时段用户点击冲动明显高于深夜,这时候把出价上调30%往往能吃掉更多优质流量,这种精细操作没有老手指点自己琢磨半年都未必能掌握窍门。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