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治愈系老奶奶情感赛道,3条作品涨粉1W+,小白轻松日入4张+
其实就是利用AI工具制作治愈系老奶奶图片,配上伤感的背景音乐就能俘获大量观众的情感共鸣,而且在各大平台里,都很受欢迎,比如在小红书、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快手、今日头条,像这种AI思路玩法——AI治愈插画奶奶图文,涨粉飞快,赞藏巨高!可以通过私域获客、矩阵卖号、店铺定制、互选广告、小程序推广、流量主收益等多种方式进行变现!
课程内容包括:
一、项目介绍;
二、项目优势;
三、前期准备;
四、项目实操;
五、注意事项。
那些戳心窝子的老奶奶画像怎么来的
打开Midjourney或者Stable Diffusion输入关键词"慈祥银发老奶奶, 温暖笑容, 怀旧质感, 柔光效果", 几秒钟就能生成几十张带着岁月痕迹的脸庞, 眼角皱纹的走向都得恰到好处, 那种似笑非笑的表情最难拿捏了, 太开心显得假, 太悲伤又过于沉重, 得在中间找那个微妙的平衡点, 有人专门研究过凌晨两点发穿着碎花棉袄的老奶奶捧热茶杯的图, 点赞量比白天高出三倍不止。
背景音乐藏着流量密码
钢琴版《萱草花》前奏刚响起来评论区就沦陷了, 《这世界那么多人》慢速纯音乐版本能让三十岁大老爷们半夜哭出声, 选曲绝对不能随便网易云热歌榜抓一首, 得找那些旋律简单但有记忆点的, 副歌部分最好带点沙沙的胶片杂音, 有人测试过加上雨声白噪音转发率直接飙升, 关键是音量控制, 背景音乐要是盖过想象中老奶奶的说话声就全完蛋。
做矩阵号的老王上周试了方言配音, 用川渝话念"幺儿莫熬夜"的短视频爆了五百多万播放, 东北版"瞅你这小脸煞白"的片段被做成微信状态背景图, 南北方言轮着来效果意外地好, 不过闽南语版本数据扑街了可能门槛太高。
变现路子野得很
有个郑州姑娘把爆款老奶奶图印在手机壳上, 淘宝店没开直通车半个月冲上行业TOP100, 最神奇的是养生茶商家主动找上门要求植入, 现在每条视频角落摆个枸杞礼盒就能收六千块, 还有人开发出情感树洞小程序, 首页飘着AI老奶奶头像, 用户付费倾诉按分钟计费, 据说凌晨时段预约得排队。
搞私域的把粉丝引流到微信后更夸张, 九块九的电子版《奶奶的人生智慧语录》一天能出八百单, 398的年度陪伴社群满员三次, 最近冒出个高端玩法是接企业定制, 某养老院品牌买了套专属老奶奶IP形象, 报价直接五位数起步。
新手栽跟头集锦
长沙大学生小陈用免费版AI工具跑出来的图手指全是六根, 发出去被嘲上热搜, 杭州夫妻档没调版权设置导致原创图被搬运了七十多个号, 最惨的是某团队用真人照片训练模型惹上官司, 现在圈里流传着血泪教训: 千万别碰真人肖像权, 生成式AI的水印必须加三层, 平台审核机制说变就变上周还能用的关键词今天就被封。
设备配置也挺讲究, 跑4K高清图显卡温度飙到九十度是常事, 有次我亲眼看见工作室电脑冒烟, 散热风扇呼呼响得像要起飞, 做这行最好备个发电机, 上次片区停电两小时损失三条爆款内容, 肠子都悔青了。
玄学般的发布时间表
周三上午十点发"奶奶说年轻人要好好吃饭"主题流量最稳, 周五下班高峰推"累了就回家"系列容易引发转发, 暴雨天一定要发"记得带伞"的关怀图, 这个规律是五个账号测试三个月发现的, 节气海报必须提前三天准备, 去年冬至没赶上趟的同行播放量不到五千, 蹭热点也有讲究, 考研季推"别怕失败"的鸡汤, 毕业季主打"慢慢来比较快"的安慰, 千万不能乱套用。
评论区运营更是门学问, 用小号假装粉丝写"想我外婆了"能带动真实用户跟帖, 遇到杠精直接祭出祖传话术"奶奶说原谅不懂事的孩子", 既显大度又圈粉, 有人统计过带哭脸emoji的留言转化率比点赞高七倍, 这个数据相当惊人。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