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法拆解睡前历史说玩法,保姆级制作流程
每天分享一个创意的玩法
资源获取:
睡前历史说为啥让人上瘾
那种躺在被窝里听历史故事的舒适感简直了,声音在黑暗里慢慢飘过来,主播用特别放松的调调讲着乾隆下江南或者罗马角斗场,整个人像泡在温水里,这种内容形式最近在音频平台杀疯了,数据涨得跟坐火箭似的,完全不像正经历史课那种板着脸说教,更像朋友半夜凑你耳朵边唠嗑。
选题藏着流量密码
找选题就跟挖金矿差不多,你得知道听众最想听什么,比如宫廷秘闻永远有人爱,或者战争转折点这种刺激情节,冷门人物突然爆红也有可能,翻翻史书里那些奇葩法律条文,古人怎么谈恋爱结婚生孩子,家长里短的事反而容易引发讨论,评论区经常吵成一片。
写脚本别当教科书
写稿子最怕端着架子,把玄武门事变写成李世民哥俩撕逼现场就对了,动词要多用"怼""溜达""撂狠话"这种,形容词试试"血呼啦擦""乌泱泱"这种土味词,关键情节像电影慢镜头那样拆解,尉迟恭夺门时候盔甲怎么哐当响,李建成眼睛瞪得多大,得让人头皮发麻才行。
口语化表达不是随便瞎说,史料得查三遍以上,哪个皇帝哪年登基必须准,但解释年号来历可以插句"相当于现在公务员涨工资"这种类比,专家考证说杨贵妃身高一米六,补句"穿唐装肯定显胖"立马接地气。
录音棚在咱被窝里
设备根本不用专业录音棚,两百块的USB话筒加棉被蒙头就能录,重点在被窝里那种慵懒感,嘴巴离话筒半掌远,读到血腥段落故意带点气声,说到搞笑地方自己先噗嗤笑出来,口误了不用重录,"哎刚嘴瓢了"接着讲反而真实,隔壁装修电钻声就当战鼓音效。
后期剪辑重点搞氛围,背景音找点雨声或者古琴曲,关键剧情突然静音三秒,打斗场面加点刀剑碰撞罐头音效,但别太满,时刻记住咱这是哄睡节目,有人真听着听着打呼噜了才算成功。
资源整得明明白白
找素材直接冲博物馆官网高清图库,故宫博物院开放三千多张文物摄影,碑帖拓片扫描件够做十年节目,学术论文别去知网破费,谷歌学术用site:edu英文搜索免费下载,地图素材用观星软件还原古代星图,配上"李白喝醉那晚天上就这么亮"的解说,听众立马有画面。
音效资源更简单,做饭时录剁菜板当刑场砍头声,摔面粉袋模仿沙尘暴,养猫的录呼噜声当背景音,这些生活化声音比专业音效库更带感,粉丝总问"你刑具音效哪买的",其实就菜刀拍黄瓜。
变现路子野得很
光靠平台分成买不起好话筒,但贴片广告可以玩花样,卖睡眠眼罩的甲方让用"听完蒙古西征故事戴这个,梦里都骑马"当广告词,知识付费做精讲课程,把安史之乱拆成七期连续剧,最后一集搞悬念收费,最赚的是线下活动,组织听众穿汉服夜游故宫,门票卖得比演唱会还贵。
私域运营得下功夫,微信群按朝代分班,汉朝群叫"未央区租房群",宋朝群叫"汴梁外卖小组",表情包全是古人梗,赵匡胤酒杯发"该你喝光",杨玉环荔枝图配"下午茶约不",社群活跃度比读书会高十倍。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