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费文章:2025,今年的行业该咋选?今年的志愿该咋填?
又是一年高考季,问填报志愿,城市选择的家长非常多。
与此同时,来问我行业选择的读者,也非常多。
这种东西,每年这时候都会有人问,每年这时候我都得讲,就太费时间了。
那种族望留原籍,家贫走他乡的老生常谈,我懒得讲了。
我今年只想更新,站在2025这个时间点上,对各个行业,新增的影响是什么?
你注意,我给你加粗了,新增的影响。
我把这个事情讲透了,我觉得那些问行业选择的读者自会找到答案,那些问填报志愿的家长也会找到答案。
说到底,你想知道的又不是当下什么热门什么冷门,你想知道的,是未来是啥样?
对吧?
那我们就讲未来是啥样,未来各行各业是啥样,把这事儿讲明白,你们的问题自会找到答案。
360行我不可能覆盖完,我尽可能多的尝试覆盖不同行业的同时,把底层逻辑,把发展脉络,把为什么有的行业能挣钱,有的行业难挣钱,这个未来的走势阐述清楚。
全文两万字,共三个话题,文中多处有链接,俗称画中画,文中文,阅读时留意莫错过。
以下进入正文:
话题一:科技行业咋样了,AI和机器人抢饭碗没?
2025年科技这玩意儿变化太快了,人工智能现在不只是聊天机器人那么简单,它渗透到医疗诊断、金融分析甚至艺术创作里,搞得一些传统岗位压力山大,比如那些重复性高的客服工作,机器干得比人还溜,这直接影响了大学里计算机专业的热度,家长们都在琢磨孩子学这个会不会毕业就失业。
芯片制造和量子计算领域火得一塌糊涂,国家投了大把银子进去,相关企业招人门槛高得吓人,需要懂量子物理和算法优化的复合型人才,这种趋势让物理专业突然吃香起来,但普通院校的学生想挤进去难如登天,得从大一开始就刷项目经验。
科技行业的薪资水平两极分化严重,顶尖人才年薪百万不是梦,底层码农却可能被外包替代,这种不平衡让志愿填报变得像赌博,你得赌自己是不是那块料,赌行业风口能撑多久。
元宇宙和虚拟现实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多,游戏公司、教育平台都在砸钱布局,学设计或编程的孩子机会不少,但设备成本高,普通人玩不转。
绿色能源这块蛋糕,分得动不?
碳中和目标逼得企业转型,太阳能光伏和风能产业扩张得飞快,安装工、维护技师需求暴涨,职业学校出来的技术工人反而比大学生好找工作,收入稳定还包吃住,这种变化让家长重新审视职校的价值。
电动汽车产业链拉动了电池研发和回收业务,化学材料专业的学生成了香饽饽,车企抢着要,但工作地点多在郊区工厂,生活配套差,年轻人嫌枯燥,跳槽率高。
环保政策收紧,传统制造业比如钢铁、化工面临减排压力,新项目审批卡得严,相关专业就业率下滑,毕业生转行去干销售或考公的不少。
农业科技也在冒头,智慧农场用无人机和传感器管理作物,农学专业加修数据课程的学生吃香,城里孩子却觉得土,不愿意报。
教育和健康行业,卷出新高度
在线教育平台整合资源,个性化学习方案卖得火,师范生不光要会教书,还得懂运营和短视频营销,否则饭碗保不住。
人口老龄化带火养老护理,但工作强度大工资低,年轻人宁肯送外卖也不干这个,导致专业招生冷清。
生物医药研发受政策扶持,基因编辑和抗癌新药成热点,医学专业竞争白热化,考研分数线年年涨,普通家庭孩子拼不起。
心理健康服务需求激增,心理咨询师考证热,但行业乱象多,证书水分大,真正能接案的少。
职业培训赛道挤满了转行人群,编程班、设计课广告满天飞,效果参差不齐,不少人钱花了技能没学到。
大城市落户政策放松,吸引人才流入,但房价高企,年轻人攒不够首付,只能租房漂着。
小城市产业单一,机会少,回去就是混日子。
专业选择得看长远,热门行业可能饱和,冷门领域反而有缺口。
行业前景这东西,没人能百分百预测准,多打听过来人经验,少信网红忽悠。
志愿填错了也别慌,人生路长着呢,转行机会多的是。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