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站运营顾问系列课程,一套完整的运营思路和逻辑
课程内容:
[1]-课程前言(1).mp4
[2]–.日常运营工作(1).mp4
[3]-二.搜集关键词(1).mp4
[4]-二-1.搜集关键词-补充篇(1).mp4
[5]-三.标题和关键词合框写法(1).mp4
[6]-四,直通车基础认知及基础实提(1).mp4
[7]-四-1.直通车补充知识点(1).mp4
[8]-五,优质详情页要点(1),mp4
[9]-六.国际站运营必备工具(1).mp4
[10]-七-1.单店大投入还是多店铺矩阵好(1).mp4
[11]-七-2.有没有必要做大方案(1).mp4
[12]-七-3.顶展和问鼎值不值得买(1).mp4
[13]-七-4.新商家要不要招全职运营(1).mp4
[14]-七-5.是否必须开金品(1).mp4
[15]-八.数据参谋(基础概念与数据分析)(1).mp4
[16]-九-1.高曝光低点击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案(1).mp4
[17]-九-2.直通车有点击没询盘(1).mp4
[18]-九-3.广告费烧不出去(1).mp4
[19]-九-4.星等级交易力估算(1).mp4
[20]-九-5.平台运营逻辑(1).mp4
[21]-九-6.有必要刷询盘?(1).mp4
[22]-九-7.关于平台客户质量 (1).mp4
[23]-九-8.半托管是否要做?(1).mp4
[24]-十-1.爆品打造逻辑及思路-筛品和选品(1).mp4
这套玩意儿到底能帮你解决啥实际问题
店铺流量像过山车忽上忽下的时候特别让人抓狂,明明花了大把时间折腾产品页面就是不见询盘增长,这种糟心体验搞跨境的老铁都懂,视频里那些实操案例直接把后台数据截图甩出来给你看,关键词布局怎么调整的,主图什么时候换的,数据参谋里那个不起眼的小指标居然决定了整个产品组的曝光权重,看完才明白原来之前浪费了那么多广告费在根本没转化的词上。
第七模块讲多店铺矩阵运营策略那块简直戳中痛点,去年我认识个卖汽配的老板同时开着三个店还准备再扩,结果每个店都半死不活的,其实课程里早说了新店铺前三个月该盯着哪些核心数据,人员配置怎么安排最省钱,要不要咬牙上金品成天纠结来纠结去不如看看第十四个视频里的投产比计算公式,账算明白了决策就容易多了。
爆款打造的魔鬼细节都在这里头
第二十四节爆品筛选那部分演示了用数据参谋抓黑马产品的骚操作,把行业热搜词和自家访客行为轨迹交叉对比,突然发现某个冷门类目海外仓备货量少得可怜竞争度却意外地低,这种捡漏机会平时根本注意不到,详情页设计更是门学问,第五节课拆解了三十多个爆款详情模板,首屏放工厂车间视频比放产品参数图转化率高百分之十七,手机端滑动三屏内没出现核心卖点买家就直接跑路了。
直通车烧钱这事太有共鸣了,第十七集分析了个典型案例,某卫浴商家每天五百块预算全砸在大词上,实际带来转化的全是长尾词组合,调整后成本降了四成效果反而提升,这种实战技巧比纯理论干货管用多了,第九模块那些运营玄学问题解答也挺实在,刷询盘风险系数多高,半托管适不适合中小卖家,平台客户质量下滑是不是错觉,全用真实后台数据说话。
学完能少踩多少坑自己算算账
新手最容易栽跟头的地方基本都覆盖到了,像第十四节讲星等级提升技巧时提到个细节,很多商家死磕信保订单数却忽略了买家地域分布权重,欧美客户占比高的店铺自然排名加权明显不同,还有第二十一节提醒的新手通病,盲目追求顶展问鼎结果连基础自然流量都没做扎实,最后算下来获客成本比同行高两倍不止,这些坑随便踩一个损失都够买十套课程了。
工具使用那章特别适合懒人,第六节推荐的几款插件能自动抓竞品上新动态,关键词排名波动推送到钉钉比手动查效率翻倍,日常运营工作流直接用他们给的SOP表格照着做就行,省得自己从头摸索浪费时间,毕竟跨境电商这行时间就是真金白银,早半个月跑通流程可能就多抢个蓝海窗口期。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