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费文章:恒指走成了这样
恭喜发财,蛇年大吉。
春节前后,在中国宏观消息真空的环境中,中国市场在DeepSeek AI破局的引领下走出了一波犀利的技术行情。从底部到昨天,港股科技股已经上涨超过了20%进入了技术上定义的“技术牛市”。当然,中国市场的波动远大于发达国家市场,用一个定义发达市场技术性牛市的市场波幅来定义中国股市未免有些方枘圆凿。
前两天我在微博上发的过去一年中国科技股跑赢美国科技股的比较图引发了一片吐槽。很多读者评论认为一年的表现不足以说明问题,需要更长的时间比较。于是,我又比较了上证成立以来和标普500的比较图。然而,很多人还是认为这样的比较“毫无意义”
其实,这些吐槽的声音都没有吐在点子上:过去一年,中国科技股的确跑赢了美国科技股。这是一个无法否认的客观事实。可惜,中国科技股的波动非常大。当进行了风险调整后,或者说,在考虑到风险之后,中国科技股的回报则滞后于美国科技股。
因此,在投资者选择投资经理的时候不能只选择绝对回报最好的投资经理,同时还要考虑到基金风险和波动。一只回报大起大落、回撤显著的基金,往往持有的体验会非常差。投资者也往往会因为波动过大而把持不定,亏损出局。很显然,大幅的波动不利于长期投资,而更适合短期的择时交易。这很可能是中国股市鲜有长期投资者的原因之一。中国基金经理的换手率往往是其它市场的数倍。当然,这也成就了中国市场天量的成交。
昨日,恒指盘中一度飙升了3%,然后开始盘中逆转、调头向下,到了收盘已尽数回吐了当天所有的涨幅。恒指国企指的走势则相对更弱。早盘到午盘开盘后出现的南下资金买入的大潮似乎嘎然而止,七亿买盘烟消云散。市场又回到了十月初国庆假期的位置附近。这些关键的点位,我在开年的两篇文章《洪灝:今年最逆共识的交易》(上、下)已经与专属读者讨论,并在专属直播中分享。
显然,恒指运行到了一个重要的十字路口(图一)。
市场在十字路口晃悠,下一步往哪走真让人挠头
大伙儿都瞧见了昨儿个那个戏剧性的场面,恒指冲高回落的速度快得离谱,活脱脱像被啥无形的手拽下来似的,这种忽上忽下的走势把不少老手都给整懵了,尤其是那些指望节后行情能延续的散户,心里肯定在打鼓,这市场到底还能不能信啊。
南下资金的动向一直是个谜团,七亿买盘说没就没,就跟蒸发了一样,背后或许藏着政策风向的微妙变化,或者是国际热钱嗅到了啥风声提前撤退,这种不确定性让整个盘面显得更加扑朔迷离,投资者们只能干瞪眼瞎猜。
波动性这玩意儿害人不浅,但就是改不了
中国股市的波动性大到离谱,简直比过山车还刺激,风险调整后的回报率常常被甩在美国后面一大截,这事儿说起来真够憋屈的,明明涨的时候风光无限,跌起来却六亲不认,持有体验差到爆,难怪大伙儿都爱玩短线,谁愿意把钱长期押在这种地方受罪。
基金经理们的换手率高得吓人,一天到晚忙活个不停,成交额动不动就破纪录,这种高频操作虽然热闹,但对普通小散来说简直是灾难,他们往往在高点冲进去低点割肉,亏得血本无归,这种恶性循环啥时候才是个头。
技术面信号乱成一锅粥,AI能帮上忙吗
DeepSeek AI前阵子火了一把,带动了那波所谓的“技术牛市”,可现在看看恒指的位置,又回到了国庆假期那会儿的老地方,关键点位反复测试,支撑位和阻力位纠缠不清,图表上画出的线条密密麻麻,看得人眼花缭乱,这种混沌状态连专业分析师都得抓狂。
全球经济环境也不省心,美联储加息缩表的阴影挥之不去,加上地缘政治那些破事儿,中国这边宏观数据又迟迟不出,市场就像在黑暗中摸索,稍有不慎就会踩雷,这种时候谈长期投资简直是天方夜谭,更多人选择观望或者干脆离场。
记得去年猪肉价格疯涨那会儿,市场也是这么动荡,虽然八竿子打不着,但那种心惊肉跳的感觉一模一样,老百姓的钱袋子总被折腾得够呛。
投资者心态崩了,出路在哪儿找
散户们普遍焦虑得要命,一有风吹草动就 panic selling,这种情绪传染让波动更加放大,形成死循环,监管层该不该出手干预成了热门话题,但历史经验表明,政策救市往往效果短暂,甚至适得其反。
海外资本对中国市场的兴趣时冷时热,最近南下资金突然断流就是个警钟,如果外资持续撤离,恒指的下行压力只会更大,到时候别说技术牛市了,能守住当前点位就算烧高香。
说到底,选择基金不能光看表面收益,得掂量掂量自己心脏受不受得了那种坐电梯般的起伏,否则再高的回报也是镜花水月,到头来一场空欢喜。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