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课程系统讲解短视频直播变现全链路,包含视频号开通、内容创作、直播运营等17个核心模块,通过基础设置、爆款拆解、直播技巧等实战教学,帮助学员从0到1掌握视频号带货全流程。
课程目录
1-第一课-开通视频号相关基础设置_1.mp4
2-加餐课-开通视频号及注意事项_1.mp4
3-第二课如何开通微信小商店以及商品上架流程_1.mp4
4-第三课-剪映的操作技巧_1.mp4
5-第四课-如何打造人设,拍自我介绍的短视频_1.mp4
6-第五课-又快又准,筛选热门选题的三个秘密_1.mp4
7-第六课7个爆款短视频模板的拆解_1.mp4
8-加餐课短视频吸胰标题4个技巧以及优质脚本的四大黄金定律_1.mp4
9-第七课短视频带贷_1.mp4
10-第八课-涨粉技巧_1.mp4
11-第九课拍摄(如何拍出高级感)_1.mp4
12-第十课视频号直播优势以及干货加餐知识_1.mp4
13-第十一课-新手主播的心理建设+干货加餐_1.mp4
14-第十二课视频号直播前的设备准备及基础功能的设置_1.mp4
15-十三课视频号规则引流直播间留人_1.mp4
16-第十四课如何设计一堂直播课_1.mp4
17-第十五课如何打造个人品牌?_1.mp4
直播起号课程:设备准备+留人技巧,新手主播快速突破心理建设关
直播间设备那些事儿
你得搞明白环形灯和柔光箱的区别究竟在哪儿,那种惨白的光线打在脸上会让你的五官看起来像是被拍扁的煎饼,有人用手机支架摇摇晃晃地直播结果观众看着镜头里那张脸忽大忽小跟坐过山车似的,背景里突然冒出晾衣架或者半个外卖盒子的情况简直太常见了,收音效果差的时候观众得把耳朵贴在喇叭上才能听清你在嘟囔什么商品价格。
准备个带降噪功能的麦克风特别关键,尤其是住在临街房间的主播,总不能每三分钟就被楼下按喇叭的货车打断带货节奏,有人试过用耳机自带的麦结果粉丝留言说像是从铁皮桶里传出来的声音,双机位切换的操作需要提前在推流软件里设置好快捷键,否则手忙脚乱按错键的尴尬场面绝对会让新主播想当场关播。
观众留存的玄机
开播前五分钟的钩子话术设计得不够狠的话,刷进来的路人立刻划走的速度比闪电还快,有个卖厨具的主播每次开场就把平底锅烧得通红然后现场煎牛排,滋滋作响的油花和突然腾起的火焰在屏幕上炸开的效果让停留率直接翻倍,弹幕里总有人问锅会不会烧穿。
福袋和红包的发放时间要卡在在线人数开始下滑的临界点,但千万别在介绍高价商品时突然发福利,上次看见个主播正讲解两千块的按摩椅突然弹出九块九袜子的福袋,整个直播间的消费档次瞬间崩塌,右下角的小黄车排序逻辑需要配合话术节奏调整,爆款商品永远要放在最容易点击的位置。
心理防线的崩塌与重建
新手面对镜头时手指掐掌心掐出月牙印的紧张程度,不亚于第一次站在全校升旗仪式发言,有人连续七天直播间的观众没突破个位数,第八天突然涌进两百人反而吓得说话结巴把产品参数全记混了,这种时候需要提前写好手卡放在镜头拍不到的桌角。
遇到故意挑刺的黑粉发"这主播长得像我家楼下收废品的"这类弹幕,千万别用公司培训的标准话术回应,有个女主播当时咧嘴笑着回怼"大哥您家废品站还缺老板娘吗"反而让直播间点赞破了十万,下播后躲在卫生间哭半小时再补妆的情况在行业里根本不算新鲜事。
人设打造的隐藏陷阱
刻意模仿大主播的东北腔结果被粉丝扒出其实是广东人,这种身份穿帮事故会让信任感彻底粉碎,有个教化妆的姑娘非给自己贴"北大毕业"标签,结果直播时连高中数学题都解不出来当场翻车,真实感比完美重要得多。
拍自我介绍短视频时背景里的奢侈品包包和实际带货的9.9元商品产生强烈违和,有观众截屏放大发现包包边缘的线头直接留言"拼多多同款吧",布景里的书架千万别摆自己根本没读过的精装书,上次有主播被要求讲解《国富论》当场卡壳三分钟。
流量密码的真相
所谓的热门选题筛选技巧其实藏在凌晨三点的同城直播间里,观察哪些商品在被反复讲解却依然有人下单,有个卖渔具的主播发现深夜钓鱼佬群体特别活跃后,专门研究夜光漂的测试方法,单场销售额突然从五百冲到五万。
背景音乐的音量控制是个隐形技术活,某次带货蓝牙音箱时伴奏声盖过人声的翻车现场让产品彻底沦为笑话,直播间的虚拟装修风格最好每两周微调一次,长期不变的场景会让老粉产生视觉疲劳。
憋单话术的设计要配合后台实时库存数据,库存只剩三件的商品喊"马上抢光"时观众点进去发现还能买十件就很尴尬,有个卖童装的主播每次喊完"最后十套"突然扭头问助理补货到仓情况再惊喜宣布加库存,这种剧本化表演反而提升转化率。
下播前的预告话术里塞进具体时间点和神秘福利比单纯说"明天见"有效得多,比如"明晚七点揭秘能把黑土豆拍成紫薯的滤镜",这种具象化的钩子能让粉丝真的定闹钟,直播时长超过两小时记得在后台开启自动保存回放功能,那些精彩片段切片后就是现成的引流素材。
评论0